近球小管對溶質(zhì)和水的重吸收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腎小于濾過率的變動而發(fā)生變化。腎小球濾過率增大,濾液中的Na 和水的總含量增加。近球小管對Na 和水的重吸收率也提高;反之,腎小球濾過率減小,濾液中的Na 和水的總含量也減少,近球小管的Na 的水的重吸收率也相應(yīng)地降低。實驗說明,不論腎小于濾過率或增或減,近球小管是定比重吸收(constant fraction reabsorption)的,即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終占腎小球濾過率的65%-70%左右(即重吸收百分率為65%-70%)。這種現(xiàn)象稱為于-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球管平衡的生理意義在于使尿中排出的溶質(zhì)和水不致因腎小管濾過率的增減而出現(xiàn)大幅度的變動。例如,在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率為125ml/min,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為87.5ml/min(占70%)。流到腎小管遠側(cè)部分的量為37.5ml/min。如果濾過率增加到150ml/min,則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變?yōu)?05ml/min(仍占70%),而流到腎小管遠側(cè)部分的量為45ml/min。這幾個數(shù)字表明,此時濾過率雖然增加了25ml/min,但流到腎小管遠見側(cè)部分的量僅增加7.5ml/min。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遠側(cè)部分的重吸收也有增加,因此尿量的變化是不大的。同樣,濾過率減少到100ml/min,近球小管的重吸收率為70ml/min(仍占70%),流到腎小管遠側(cè)部分的量為30ml/min。此時的濾過率雖然減少了25ml/min,但流到腎小管遠側(cè)部分的量僅減少了7.5ml/min;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遠側(cè)部分的重吸收也要減少,因此尿量的變化仍然不大。近球小管對Na 也是定比重吸收,即重吸收量為濾過量的65%-70%。如果近球小管對Na 重吸收的總量是固定不變的話,根據(jù)測算,腎小球濾過率僅增加2ml/min,Na 的排出量就會比原來的增加約2倍;腎小球濾過率減少2ml/min,尿中就不含Na ,可見球管平衡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定比重吸收的機制與管周毛細血管血壓和膠體滲透壓改變有關(guān)。比如,在腎血流量不變的前提下,當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時,進入近球小管旁毛細血管的血液量就會減少,,血漿蛋白的濃度相對地增高,此時毛細血管內(nèi)血壓下降而膠體滲透壓升高。在這種情況下,小管旁組織間液就加速進入毛細血管,組織間液內(nèi)靜水壓因之下降,組織間液內(nèi)靜水壓下降使得小管細胞間隙內(nèi)的Na 和水加速通過基膜而進入小管旁的組織間隙;并且通過緊密連接回流至腎小管腔內(nèi)的回漏量因此而減少,最后導(dǎo)致Na 和水重吸收量增加。這樣,重吸收仍可達到腎小球濾過率的65%-70%。腎小球濾過率如果減少,便發(fā)生相反的變化,重吸收百分率仍能保持65%-70%。
球-管平衡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打亂。例如,滲透性利尿時,近球小管重吸收率減少,而腎小球濾過率不受影響,這時重吸收百分率就會小于65%-70%,尿量和尿中的NaCI排出量明顯增多。
目前認為球-管平衡障礙與臨床上見到的某些水腫的形成機制有關(guān)。例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時,腎灌注壓和血流量可明顯下降。但由于出球小動脈發(fā)生代償性收縮,所以腎小球濾過率仍能保持水平。因此濾過分數(shù)將變大。此時近球小管旁毛細血管血壓下降而血漿膠體滲透壓增高。如上所述,這將導(dǎo)致Na 和水的重吸收增加,重吸收百分率將超過65%-70%。于是因體體內(nèi)鈉鹽潴留和細胞外液量增多而發(fā)生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