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消化管最長的部分,上連幽門,下與盲腸相接,全長5~7米,盤曲于腹腔中、下部,可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為消化與吸收的重要部位。
小腸分部:
空腸(jejunum)與回腸共同盤曲于腹腔中、下部,上端連十二指腸,下與回腸相連。通常位于左腰部和臍部;管徑較大,管壁厚,血管分布豐富。
回腸(ileum)上接空腸,下端連接結腸,通常位于臍部和右髂部,管徑較小,壁薄。
小腸各部腸腔結構大致相同,腔面有許多半球狀皺襞和絨毛。皺襞以空腸中段與回腸近端為最多。環(huán)狀皺襞表面又有許多細小突起,稱絨毛。環(huán)狀皺襞與絨毛的存在,擴大了小腸腔的表面積,有利于小腸的消化與吸收。腸壁分四層:
粘膜層 包括上皮、固有膜及粘膜肌層。上皮為單層柱狀上皮,有柱狀細胞與杯狀細胞,柱狀細胞約占99%,核橢圓形,位于細胞基部。細胞游離面有明顯紋狀緣,杯狀細胞散在于柱狀細胞間,量少,胞體膨大,核位底部,為杯形,頂端充滿粘液顆粒,可分泌粘液,具潤滑、保護作用。固有膜由類似網(wǎng)狀結構組織組成。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wǎng)、毛細淋巴管、彌散的淋巴組織和淋巴小結、神經、分散的平滑肌、吞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等,這些細胞亦往往穿入上皮。絨毛由固有膜與上皮形成。腸腺是由小腸凹陷在固有膜中形成的單管腺,亦稱李氏腺,幾乎占固有膜全部。開口于相鄰絨毛之間,腺上皮與絨毛上皮相連續(xù),由柱狀細胞、杯狀細胞、潘氏細胞和內分泌細胞組成。小腸腺分泌物中有多種消化酶。粘膜肌層由內環(huán)行,外縱行兩層平滑肌組成。
粘膜下層 為疏松結締組織,有較大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經。內含十二指腸腺,有分支管泡狀腺可分泌堿性粘液,有保護十二指腸粘膜免受胰液、胃液侵蝕的作用;啬c粘膜下層中常見多個淋巴小結聚集形成淋巴集結。
肌層 由內環(huán)行,外縱行兩層平滑肌組成。
外膜 除十二指腸外,外膜均為漿膜。
小腸運動包括緊張性收縮、分節(jié)運動和蠕動,并有蠕動沖與逆蠕動,迷走神經傳出沖動對整個小腸起興奮作用,交感神經對小腸運動起抑制作用。小腸壁的內在神經叢對小腸運動也有調節(jié)作用。腸腔內食糜的理化因素可刺激腸粘膜感受器,先引起縱行肌收縮,繼而影響環(huán)行肌活動。體液因素中,5-羥色胺起神經遞質作用,增強小腸運動;幽門竇分泌的胃泌素、促胰酶素等也加強小腸運動。食糜在小腸中停留約3~8小時,與腸內各種消化液充分混合,并被充分消化與吸收。
十二指腸(duodenum)小腸起始段,位于腹腔后壁,長約25~30厘米,相當于十二個手指的指幅,因此得名。全長呈“C”形,包繞胰頭,可分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上部又稱球部,為潰瘍病好發(fā)部位。降部緊貼第2~3腰椎右側,其后側壁粘膜有乳頭突起,稱十二指腸乳頭,是膽總管和胰導管末端共同開口處,下部向左橫跨第3腰椎。升部向上至第二腰椎左側,向前下方連接空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