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醫(y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葡萄酒的滋補、養(yǎng)顏、強身的作用。
《詩經(jīng)》中便有“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意思是說用酒幫助長壽。
《漢書·食貿(mào)志》中說:“酒者,天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認為酒是上天賜與的美食,把酒與帝王的享樂、養(yǎng)生聯(lián)系到了一起。
我國秦漢時期人托名“神農(nóng)”所作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我國現(xiàn)存較早的藥物學重要文獻。該書共收載藥物三百六十五種,并將藥物分為三品。認為無毒的稱上品為君,毒性小的稱中品為臣,毒性劇烈的稱下品為佐使。《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葡萄(葡萄食品)、大棗等五種果實列為果中上品,并記述:“蒲萄:味甘,平。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勺骶”。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酒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御寒,消愁遣興”。正因為如此,人們喝酒時總以祝壽為最好的祝酒詞。
元朝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對葡萄和葡萄酒的功效也作了介紹。
《飲膳服食譜》上記載:“葡萄酒運氣行滯使百脈流暢”。
在《古今圖書集成》內(nèi)記載:“葡萄酒肌醇治胃陰不足、納食不佳、肌膚粗糙、容顏無華”。也說明了葡萄酒有恢復疲勞、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消化食品)和美容(美容食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