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光合產(chǎn)物所含的化學能與其吸收太陽輻射能的比率。通常以光合速率(毫克CO2/分米2·小時)表示。大豆主要由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等有機物組成,大豆的光合速率與產(chǎn)量密切相關(guān)。
據(jù)測定大豆30個栽培品種(系)間的光合速率為11-40毫克CO2/分米2·小時,平均為23.1毫克CO2/分米2·小時。大田寬行距播種的大豆葉光合速率高達60毫克CO2/分米2·小時。同一植株莖葉片光合速率高于分枝葉片;中上層葉片高于下層葉片。下層葉片光合作用機能的最短,中層葉片最長,上層葉片居中,剛長出的葉片光合速率最小,野生種的光合速率低于栽培品種。早熟品種光合速率一般高于晚熟品種。大豆品種一日中光合速率峰值越高,持續(xù)時間越長,對干物質(zhì)生產(chǎn)越有利。生長季節(jié)中的光合速率變化是:在開花期達到高峰,在結(jié)莢和鼓粒早期稍稍降低到一個穩(wěn)定的速率,鼓粒后期由于葉片衰老致使光合速率銳減。到始花期出現(xiàn)第一次高峰之后,光合速率逐漸下降,到盛花期達到最低值,結(jié)莢鼓粒期達高峰之后又緩慢下降,呈雙峰曲線。
大豆光合產(chǎn)物白天輸出較少,夜間較多,低溫可降低光合產(chǎn)物的運輸速度。營養(yǎng)生長期,光合產(chǎn)物主要分配到最近的分生組織部位(包括根、莖、葉);開花后,主要向花、莢、根和根瘤以及不停止生長的莖葉部分輸送和分配。
光合效率特點:
①大豆屬于典型的C3作物,具有高的光呼吸作用,所固定碳素的25-50%被光呼吸所消耗,因此,大豆的光合效率比C4作物玉米低。
②大豆合成脂肪和蛋白質(zhì),需要的光合產(chǎn)物很多。生產(chǎn)1g蛋白質(zhì)需消耗2.5g,生產(chǎn)1g碳水化合物需消耗1.2g。以大豆種子平均的化學成分計,蛋白質(zhì)為42%,碳水化合物為31%,脂肪為20%,木質(zhì)素為4%,灰分為3%。每克大豆種子平均消耗的光合產(chǎn)物約為2.13g。而禾谷類每克種子消耗光合產(chǎn)物為1.33-1.45g。這是大豆產(chǎn)量較禾谷類低的主要原因。
③大豆葉片接近水平生長,在密植條件下,下層葉易被遮蔭,光能利用率比較低,即使高產(chǎn)田塊,也只有1%左右。
大豆光合速率受光、二氧化碳、氧氣、水分、溫度及某些礦物質(zhì)所影響。大豆光合作用的CO2補償點(約為40-50ppm)比玉米(0-5ppm)高。在高濃度CO2與低濃度O2(2%)的條件下,大分CO2被光合作用所固定。在正常大氣下,CO2的濃度較低。O2濃度較高(0.032%CO2與21%O2),一部分碳素不能進入光合碳循環(huán),而進入到再氧化的光呼吸過程,則光合效率低。在CO2濃度高(1670ppn)的空氣中,大豆光合作用光飽合點可升高到7萬勒克斯以上。大豆光合還率的最適溫度為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