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或原子內(nèi)價電子通過軌道重疊而密集于核間區(qū))所形成的化學(xué)鍵,叫做共價鍵。為了解釋兩個原子為什么能結(jié)合成穩(wěn)定的分子,1916年路易斯(Gilbert Lewis,1875—1946)提出共價鍵的共用電子對理論。1927年海特勒(Werner Heitler,1904—1981)和倫敦(FritzLondon,1900—1954)首次根據(jù)量子力學(xué)基本原理,采用電子配對成鍵概念解釋H2的結(jié)構(gòu)。后來斯萊脫(John Clarke Slater)和鮑林把這一概念推廣到其他雙原子分子中,并提出用軌道雜化說明一些多原子分子的結(jié)構(gòu),從而奠定現(xiàn)代價鍵理論(簡稱VB法)的基礎(chǔ)。1932年,由馬利肯和洪德在分子光譜的實驗基礎(chǔ)上又提出分子軌道法(簡稱MO法),成為當(dāng)代共價鍵理論的主體,F(xiàn)代價鍵理論指出,形成共價鍵的兩個原子間必須有共用電子對;組成共用電子對的電子必須自旋方向相反。當(dāng)兩個原子互相接近時,兩個核間的電子云密集,形成“電子橋”,對兩核產(chǎn)生吸引作用,于是就形成原子間的共價鍵。在形成共價鍵時,每個原子能結(jié)合其他原子的數(shù)目不是任意的,有一個最大的成鍵數(shù),這就是共價鍵的飽和性。例如,氮原子有三個未成對2p電子,它可以和另一個氮原子的三個未成對電子配對,形成N2,也可以和三個H原子(而不是4個)的電子配對,形成NH3分子。要形成穩(wěn)定的共價鍵,必須盡可能使成鍵電子的原子軌道交蓋程度大一些。人們提出的雜化軌道就是能使原子軌道在成鍵方向上有較大的分布,以便發(fā)生最大重疊。因而共價鍵還有方向性。鍵和鍵之間有鍵角,整個分子還有一定的空間幾何構(gòu)型。共價鍵分為:(1)按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分單鍵、雙鍵和叁鍵。用MO法來分,還可以有單電子鍵和叁電子鍵。(2)按共用電子對是否偏向某一原子,分極性鍵和非極性鍵。(3)按共用電子對來源,分一般共價鍵(每個原子提供一個未成對電子)、配位鍵(共用電子對由配位原子一方單獨提供)和反配位鍵(共用電子由中心離子提供)。(4)按原子軌道重疊方式,分σ鍵(如p軌道“頭碰頭”重疊)π鍵(如p軌道“肩并肩”側(cè)面重疊)及δ鍵(如dxy軌道“面對面”重疊)。(5)按共用電子對是否定域,分定域鍵和離域鍵(如離域大π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