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間皮瘤為胸膜原發(fā)性腫瘤,是來源于臟層、壁層、縱隔或橫膈四部分胸膜的腫瘤。國外發(fā)病率高于國內,各為0.07~0.11%和0.04%。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腫瘤的1%以下。近年有明顯上升趨勢。50歲以上多見,男女之比為2:1。與石棉接觸有關。目前,惡性型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臨床表現
1.局限型者可無明顯不適或僅有胸痛、活動后氣促。 2.彌漫型者有較劇烈胸痛、氣促、消瘦等。 3.患側胸廓活動受限,飽滿,叩診濁音,呼吸音減低或消失。 4.可有鎖骨上窩及腋下淋巴結腫大。
診斷依據
1.胸痛、氣促、消瘦等癥狀。 2.胸腔積液及胸膜增厚體征。 3.胸片或胸部CT見胸膜結節(jié)影。 4.胸腔鏡檢查可見結節(jié),并可鉗取活動組織明確病因診斷。
治療原則
局限型者應首選手術治療,彌漫型者可手術與化療相結合。
用藥原則
1.有胸痛者用顱通定、消炎痛、杜冷丁等止痛。 2.阿霉素是治療本病有效藥物,多與順鉑、絲裂霉素、環(huán)磷酰胺、氨甲喋呤等聯合使用。 3.γ-干擾素、白介素作為輔助治療措施。 4.胸水多者可用滑石粉、四環(huán)素等作胸膜粘連。
輔助檢查
胸片和胸水檢查為本病的初篩檢查。有條件盡可能做胸部CT或MRI;胸腔鏡取活體組織可確診。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間皮瘤消失或手術切除。 2.好轉:癥狀、體征有改善,胸水明顯減少,間皮瘤縮小。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胸水增加速度快,腫瘤增大。
臨床表現
1.局限型者可無明顯不適或僅有胸痛、活動后氣促。 2.彌漫型者有較劇烈胸痛、氣促、消瘦等。 3.患側胸廓活動受限,飽滿,叩診濁音,呼吸音減低或消失。 4.可有鎖骨上窩及腋下淋巴結腫大。
診斷依據
1.胸痛、氣促、消瘦等癥狀。 2.胸腔積液及胸膜增厚體征。 3.胸片或胸部CT見胸膜結節(jié)影。 4.胸腔鏡檢查可見結節(jié),并可鉗取活動組織明確病因診斷。
治療原則
局限型者應首選手術治療,彌漫型者可手術與化療相結合。
用藥原則
1.有胸痛者用顱通定、消炎痛、杜冷丁等止痛。 2.阿霉素是治療本病有效藥物,多與順鉑、絲裂霉素、環(huán)磷酰胺、氨甲喋呤等聯合使用。 3.γ-干擾素、白介素作為輔助治療措施。 4.胸水多者可用滑石粉、四環(huán)素等作胸膜粘連。
輔助檢查
胸片和胸水檢查為本病的初篩檢查。有條件盡可能做胸部CT或MRI;胸腔鏡取活體組織可確診。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間皮瘤消失或手術切除。 2.好轉:癥狀、體征有改善,胸水明顯減少,間皮瘤縮小。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胸水增加速度快,腫瘤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