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腸管套入其相連的腸管腔內稱腸套疊,發(fā)病常與腸管解剖特點(如盲腸活動度過大),病理因素(如腸息肉、腫瘤)及腸功能失調、蠕動異常有關?煞譃樵l(fā)性和繼發(fā)性腸套疊,前者多見2歲以下嬰幼兒,后者多 見成人且多有腸道器質性病變所誘發(fā)。按套疊部位又分為回盲部(回-結腸型)腸套疊;小腸套疊(小腸-小腸型)與結腸套疊(結一結型)。臨床上相當部分小兒早期腸套疊病人可通過空氣或造影劑灌腸重定成功,而成年病人多因有病理改變過長而難以灌腸重定成功。
臨床表現(xiàn)
1.陣發(fā)性腹痛伴腹脹、嘔吐,病兒則呈陣發(fā)性哭鬧不安,面色蒼白、出汗; 2.血便,多為果醬樣血便,時為直腸指診指套帶血便; 3.腹部可捫及臘腸樣腫塊,或活動、有壓痛,回一結腸型腫塊位于臍右上方而右下腹空虛感。 4.X線檢查見腸脹氣和氣液面,回結型和結腸型套疊鋇灌腸可見典型杯狀陰影或鉗形充盈缺損。 5.部分成年病人呈慢性復發(fā)性腸套疊,多有息肉,腫瘤等病變,呈不完全性梗阻,癥狀較輕,血便少見。
診斷依據(jù)
1.陣發(fā)性腹痛,伴腹脹、嘔吐、血便。 2.腹部臘腸樣較活動之腫塊。 3.X線透視見腸脹氣及氣液面;空氣或鋇劑灌腸見套疊段鋇劑不能通過及杯狀陰影或鉗形充盈缺損。
治療原則
1.病程早期無腸絞窄者可試行空氣灌腸或鋇灌腸重定治療,無效者可改手術治療; 2.診斷明確,但套疊時間過長或腸絞窄估計重定困難或有穿孔可能者應行剖腹探查; 3.剖腹探查可行:(1)單純手法重定,避免拉破腸管,同時注意套入段,腸管的生機;(2)腸切除吻合術,已有腸壞死或手法重定失敗及多位后腸壁損傷嚴重,生機不明有穿孔危險者應行腸切除吻合術。
用藥原則
1.一般情況尚好、無明顯腸絞窄休克者可一般應用,術前應用基本藥物+可選藥物。 2.腸絞窄、體克等嚴重癥狀者可加用升壓藥及鮮血或血漿以及白蛋白等特需藥物。 3.激素類藥物可用于、中毒癥狀嚴重者。
輔助檢查
1.一般癥狀體征較典型者可選檢查框限“A”; 2.疑有腸絞窄者可選框限“A”+“B”。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套疊腸段行灌腸或手術重定,套疊壞死腸段切除吻合,恢復腸道通暢; 2.好轉:套疊腸段重定或切除,但仍有腹部不適或消化不良等癥狀。 3.未愈:癥狀體征未改善,套疊腸段未重定或壞死腸段未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