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內(nèi)的停留,可引起精子發(fā)生生理生化改變,從而獲得受精能力,稱為精子獲能。精子獲能是受精的必要條件。精漿中的去能因子,能使精液中精子的受精能力受到抑制,稱為精子去能(depacitation)。許多哺乳類動物,如兔、大鼠、小鼠、金黃地鼠、牛、羊、馬、豬、猴及人等的精子均需經(jīng)過獲能才能受精。實驗表明兔精子有明顯的獲能的可逆現(xiàn)象,將獲能的精子再注入到精液中,可導致去能;去能的精子放回雌性生殖道內(nèi)又可再獲能而具受精能力。一般認為,精子獲能的部位主要是在輸卵管,也有的動物是在子宮或二種兼有。獲能所需時間長短不等,例如大鼠為2小時、兔為4~6小時,長的可達20小時。從子宮、輸卵管、卵泡液、放射冠和透明帶中均可分離出粘蛋白類的物質,該物質能促進精子獲能與受精的作用,并可分解精子表面去能因子而使精子獲能。去能因子是一種糖蛋白,和精子的頂體帽呈可逆性的結合。這種結合掩蓋了精子表面膜的Ca2 結合位點,而精子獲能必須有Ca2 的參加。Na 能促進精子獲能,并能促進去能因子的去除。Zn2 對精子的獲能有抑制作用。根據(jù)這些特點用于體外受精的精子獲能處理,能有效地提高受精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