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其實在動物王國里,除了鳥類之外,還有許多會飛的動物。它們雖然沒有鳥類那樣令人羨慕的翅膀,但"飛行"起來毫不遜色,堪稱一大自然奇觀。在浩瀚無垠的海洋中,就有許多這樣引人注目的"飛行家"。
在我國南海和東海上航行的人們,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深藍色的海面上,突然躍出了成群的"小飛機",它們猶如群鳥一般掠過?眨咭魂,低一陣,翱翔競飛,景象十分壯觀。有時候,它們在飛行時竟會落到汽艇或輪船的甲板上面,使船員"坐收漁利"。這種像鳥兒一樣會飛的魚,就是海洋上聞名遐邇的飛魚。這是一種中小型魚類,因為它會"飛",所以人們都叫它飛魚。飛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洋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可以見到它們飛翔的身姿。
飛魚是個大家族,系鰩目飛魚科統(tǒng)稱,我國產(chǎn)的飛魚有弓頭燕鰩、尖頭燕鰩等6種。飛魚的長相很奇特,身體近于圓筒形,它雖然沒有昆蟲那樣善于飛行的翅膀,也沒有鳥類那樣搏擊長空的雙翼,可是它們有非常發(fā)達的胸鰭,長度相當于身體的2/3,看上去有點像鳥的翅膀,并向后伸展到尾部。腹鰭也比較大,可以作為輔助滑翔用。它的尾鰭呈叉形,在藍色的海面上撲浪前進、時隱時現(xiàn)的情景,很是逗人喜愛。
飛魚為什么能像海鳥那樣在海面上飛行呢?說得確切些,飛魚的"飛行"其實只是一種滑翔而已?茖W(xué)家們用攝影機揭示了飛魚"飛行"的秘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飛魚實際上是利用它的"飛行器"——尾巴猛撥海水起飛的,而不是像過去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以為是靠振動它那長而寬大的胸鰭來飛行。飛魚在出水之前,先在水面下調(diào)整角度快速游動,快接近海面時,將胸鰭和腹鰭緊貼在身體的兩側(cè),這時很像一艘潛水艇,然后用強有力的尾鰭左右急劇擺動,劃出一條鋸齒形的曲折水痕,使其產(chǎn)生一股強大的沖力,促使魚體像箭一樣突然破水而出,起飛速度竟超過18米/秒。飛出水面時,飛魚立即張開又長又寬的胸鰭,迎著海面上吹來的風(fēng)以大約1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飛行。當風(fēng)力適當?shù)臅r候,飛魚能在離水面4米~5米的空中飛行200米~400米,是世界上飛得最遠的魚。有人曾在熱帶大西洋測得飛魚最好的飛翔記錄:飛行時間90秒,飛行高度10.97米,飛行距離1109.5米。 當飛魚返回水中時,如果需要重新起飛,它就利用全身尚未入水之時,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便增加滑翔力量,使其重新躍出水面,繼續(xù)短暫的滑翔飛行。顯而易見,飛魚的"翅膀"其實并沒有扇動,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動力在空中作短暫的"飛行"。有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將飛魚的尾鰭剪去,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沒有像鳥類那樣發(fā)達的胸肌,不能扇動"翅膀",所以斷尾鰭的飛魚再也不能騰空而起了。
位于加勒比海東端的珊瑚島國巴巴多斯,以盛產(chǎn)飛魚而聞名于世。這里的飛魚種類近100種,小的飛魚不過手掌大,大的有2米多長。據(jù)當?shù)厝苏f,大飛魚能躍出水面約400米高,最遠可以在空中一口氣滑翔3000多米。顯然這種說法太夸張了。但飛魚的確是巴巴多斯的特產(chǎn),也是這個美麗島國的象征,許多娛樂場所和旅游設(shè)施都是以"飛魚"命名的,用飛魚做成的菜肴則是巴巴多斯的名菜之一。站在海灘上放眼眺望,一條條梭子形的飛魚破浪而出,在海面上穿梭交織,迎著雪白的浪花騰空飛翔。繁花似錦的"拋物線",仿佛像美麗的噴泉令人目不暇接。瞬息萬變的圖景美麗壯觀,令人久久難忘。游客們在此不僅能觀賞到"飛魚擊浪"的奇觀,還可以獲得一枚制作精致的飛魚紀念章。巴巴多斯因而獲得了"飛魚島國"的雅號。
飛魚為什么要"飛行"?海洋生物學(xué)家認為,飛魚的飛翔,大多是為了逃避金槍魚、劍魚等大型魚類的追逐,或是由于船只靠近受驚而飛。海洋魚類的大家庭并不總是平靜的,飛魚是生活在海洋上層的中小型魚類,是鯊魚、鮮花鰍、金槍魚、劍魚等兇猛魚類爭相捕食的對象。飛魚在長期生存競爭中,形成了一種十分巧妙的逃避敵害的技能——躍水飛翔,可以暫時離開危險的海域。因此,飛魚并不輕易躍出水面,只有遭到敵害攻擊時,或受到輪船引擎震蕩聲的刺激時,才施展出這種本領(lǐng)來。但有時候,飛魚由于興奮或生殖等原因也會躍出水面,有時候飛魚則會無緣無故地起飛。當然,飛魚這種特殊的"自衛(wèi)"方法并不是絕對可靠的。在海上飛行的飛魚盡管逃脫了海中之敵的襲擊,但也常常成為海面上守株待兔的海鳥,如"軍艦鳥"的"口中食"。飛魚就是這樣一會兒躍出水面,一會兒鉆入海中,用這種辦法來逃避海里或空中的敵害。飛魚具有趨光性,夜晚若在船甲板上掛一盞燈,成群的飛魚就會尋光而來,自投羅網(wǎng)撞到甲板上。飛魚的肉特別鮮美,肉質(zhì)鮮嫩,是上等菜肴。
當然,在浩瀚無垠的海洋里,并不是只有飛魚才會飛翔。有一種大型鰩魚,寬達6米~7米,重達2噸~3噸,看似十分笨拙,行動卻十分敏捷。當受到驚嚇時,巨大的鰩魚能躍出水面1米多高。特別是在夜間,它還會躍出水面滑翔,仿佛一架飛機在海面?zhèn)刹,還常常撞翻漁船,所以被漁民們稱之為"鬼鰩"或"魔鰩"。 無獨有偶,烏賊也有類似的成名絕技。烏賊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頭足類軟體動物,平時漂浮在大海中,專以小魚蝦或其他小動物為食。當遇到海中敵害時,它們就會拿出自己的救命絕招棗施放"煙幕彈"。令人驚奇的是,烏賊還有一種逃避敵害的絕技——空中飛行。在海洋中,有好幾種烏賊能從海里躍起,像飛魚一樣在空中飛行一定的距離,甚至也能飛到船的甲板上,有海上"活火箭"之稱。但烏賊通常都是貼著水面飛行,飛行高度不超過1米,難以和飛魚相提并論。
烏賊是如何飛行呢?我們知道,烏賊在水里的游泳姿勢與眾不同,它是頭朝后、身體向前倒退前進的,據(jù)稱最大游速可達每小時100多公里。
烏賊飛行的動力來自頸部的特殊管道——水管向外噴水而獲得的反作用力,因此烏賊也是軀干向前倒退飛行的,這同它在水中調(diào)整游動時的姿勢一致。在飛出水面之前,烏賊在水中將腕足緊緊疊成錐形,長長的觸腕伸直,長在身體后部的鰭緊緊貼住外套膜,把摩擦阻力減少到最低限度。一切準備就緒后,烏賊便以噴射的方式劇烈運動,當達到最大速度時,鳥賊就斜著身子向上急沖,猛躍出水面。
在空中,烏賊立即將鰭盡量展開。支持烏賊飛行的空氣動力作用在鰭面中心,即在距離腹部末端相當于身長的1/5和1/8處,鰭尾則在空氣的壓力下向上卷起。飛行時,烏賊的第二對腕和第三對腕最大限度地張開成拱狀,并張緊腕的保護膜,蓋住叉開的腕之間的地方,從而形成獨特的"前鰭",它的面積超過尾鰭面積的1.67倍。這樣,烏賊的頭部和軀干部都有了空氣動力作用面,所以烏賊的飛行快速而平穩(wěn)。由于空氣的密度比水要小得多,烏賊的速度此時急劇增大,其飛行速度可達每秒9米~12米,甚至達到每秒15米,幾乎相當于飛魚的速度。
不過,由于烏賊不能像飛魚那樣利用風(fēng)力在空中隨機應(yīng)變作曲折飛行,而且在飛行過程中,后鰭長長的末端拖在水里,因此烏賊飛行的距離要比飛魚短。據(jù)說烏賊最好的飛行成績是5米~6米高、50米~60米遠,但這樣的飛行距離對于逃避敵害也完全足夠了。當飛行速度逐漸減緩時,烏賊就折疊起鰭和腕,又一頭扎進海里,繼續(xù)以噴射方式游來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