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那巨大的身軀,古怪的相貌和奇特的生活習(xí)性,不僅使人們驚訝,也使科學(xué)家迷惑不解。它圓頭,短而闊的嘴巴,粗大的鼻子,上犬齒形成長達40厘米-90厘米的獠牙,每只4公斤以上。雄海象體長可達5米,重4噸。海象的后肢能向前屈,貼在腹下,使它在陸地時也能向前移動。海象性喜群居,數(shù)千頭簇擁在一起。夏季一來,它們便成群結(jié)隊游到大陸和島嶼的岸邊,或者爬到大塊冰山上曬曬太陽。
海象的視覺差,兩眼瞇得像缺乏活力的老頭子。它們愛睡懶覺,一生中大多時間是躺在冰上度過的,也能在水里睡覺。平睡時,半個脊背露出水面像座浮動小山丘,隨波起伏。直睡時,頭、肩露在外面,呼吸挺方便。海象為何能直睡呢?原來它的咽部有個氣囊,內(nèi)充滿空氣時,使它像氣球般懸浮在水中。海象的嗅覺和聽覺十分靈敏,當(dāng)它們在睡覺時,有一只海象在四周巡邏放哨,遇有情況就發(fā)出公牛般的叫聲,把酣睡的海象叫醒,迅速逃竄。海象的軀體笨重,可是行動起來非常敏捷,能在波濤洶涌的磷峋巖石間游來游去,還能橫渡幾百千米的海峽!
海象的皮下約有三寸厚的脂肪層,能耐寒保溫。海象在陸地上與海水中皮膚的顏色不一樣,因為在陸上血管受熱膨脹,呈棕紅色。在水中,血管冷縮,將血從皮下脂肪層擠出,以增強對海水的隔熱能力,因而呈白色。
長期以來,人們對海象的習(xí)性了解很少,尤其是那對大獠牙的作用,使科學(xué)家困惑不解:如果說它是一種自衛(wèi)的武器,可是在高緯度地區(qū),海象并無勁敵,白熊對它敬而遠之。兇猛的逆戟鯨可能會追擊它,然而,海象總是“走為上策”,它決不會以那獠牙與逆戟鯨比高低。那么獠牙莫非為了加重海象頭部的負荷,使它便于往深水潛泳?如是,這種假設(shè)不就增加海象浮游的困難嗎?海象有時也借助獠牙攀登冰山,或用它與情敵決斗,可是這還不能說明獠牙的主要用途。為了弄清這一個個的謎,國外科學(xué)家到海象的故鄉(xiāng)--哈德遜灣進行考察。
原來那獠牙如耕犁般在海底辛勤耕耘著,犁過之處顯出兩道約50公分深的壟溝。當(dāng)犁過2米-3米時,海象就伸展前肢向上游,它的兩只前鰭足緊緊合攏,捧著收獲物邊游邊搓,身后拖著一股黑色“煙霧”。當(dāng)快游到水面時,它把獵獲物撒開,又轉(zhuǎn)回頭根據(jù)下沉不同的速度,捕捉諸如海螺、貝殼類軟體動物的肉食。這是多么聰明絕頂。∵有海象那稠密而堅硬的胡須,也幫它在光線不佳的條件下(如“極夜”季節(jié))準確無誤地捕到食物。當(dāng)然,不是所有的海象都靠吃軟體動物、甲殼類或其他動物為生的。其中一種性情特別兇猛的海象,專吃海豹、海兔的尸體,甚至追逐小船傷人。這種海象獠牙黃色(一般為白色)愛斯基摩人最怕它撞破船,釀成災(zāi)禍。
每當(dāng)春季,海象開始大遷徙。雌海象產(chǎn)崽,接著進入交配期。初生小海象體重可達40公斤,經(jīng)過一個月哺乳期后其體重可猛增到近百公斤。到兩歲,它的身長可達2.5米,體重達500公斤,從此開始獨立生活。公海象對小海象是漠不關(guān)心的。在交配季節(jié)里,它們只顧爭風(fēng)吃醋,為爭奪情侶互相殘殺,有的喪命,大多數(shù)留下累累傷痕。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一旦與母海象分居后,昔日情敵之仇全被忘得一干二凈,它們很快又形成一支單獨的、友好的雄性群體。母海象雖然并不象海豹那樣,視子如命,但仍是一位稱職的“媽媽”。母子相依為命,互相嬉戲。“媽媽”用前鰭抱著“孩子”,有時讓小崽騎在背上,摟在脖子或睡在“媽媽”身上。如果小海象受傷死了,“媽媽”還會千方百計地把它弄到水里安葬。有一次,一個愛斯基摩人在冰沿上打死一頭小海象,當(dāng)他拿著獵獲物要走時,猝不防遭到后面竄出的母海象襲擊;當(dāng)他轉(zhuǎn)身弄清是怎么回事時,母海象已帶著小海象的尸體潛入水中。如果母海象被捕捉,小海象也會喊叫著尋媽媽,跟在獵船后不忍離去。
海象還有其他習(xí)性,比如在陸地上,它是實行“齋戒”的,不吃任何東西,表現(xiàn)出其獨特的新陳代謝。還有雄雌海象的體重相差懸殊,一只2.5米長的雌海象,體重約700公斤,等于同樣的雄海象體重的一半,這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海象習(xí)慣于回到“老家”繁殖,每胎產(chǎn)一仔。它們年年如此,從不會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