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初接觸某人時,這個人的某一方面讓你很反感,如相貌、談吐、穿戴、生活習慣等,結果很可能會一葉障目,以偏蓋全,從此看這人處處不順眼,做什么事都不稱心。但是當你換了個角度再看,發(fā)現此人優(yōu)點不少,有些可能遠勝于自己,進一步深交,發(fā)現此人很有個性,外粗而內秀,說不定慢慢會成為你的知心朋友,戀人,甚至最終結為夫妻。
對睡眠的看法也是如此。有的人說自己“辦法用盡,沒有一個晚上能睡得好”。事實上可能每周有1~2個晚上睡得很好,而你卻強調“沒有”,這種認識、觀念對你的睡眠只能起副作用,影響你克服失眠的信心,陷入絕望的泥潭,使失眠越來越嚴重。
對一件事,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看法自然不同,導致的結果也會明顯不同。同樣是半杯水,口渴之時看到它,悲觀者看到的“只有半杯水”,強調的是“有一半杯子是空的”,喝完了認為“半杯水能管什么用”,依然覺得口渴難忍;樂觀者看到的同樣是半杯水,卻認為“有了半杯水”,強調“半個杯子已經滿了”,喝完覺得“已經喝半杯水了”。滿足了口渴感。如果讓這兩個人繼續(xù)工作或參加比賽,一個會覺口干舌燥、無精打采;另一個則覺元氣恢復,干勁十足,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躺在床上一個小時還未能睡著,有人會想:“足足一個小時了還睡不著,只怕是再也睡不著了,明天一天又什么都干不成了”,越想越急,越急越興奮,睡意全消。如果換個角度想:“在這么安靜的夜里,舒舒服服躺在床上,足足休息了一個小時,雖不如睡著有效,但對于明天工作也夠了,睡不著就說明精力還很充沛”,如此一想,身心一放松,也許過一會兒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如果一個晚上只睡了3~4小時,有人會認為:“8小時才夠,現在只睡了不到一半時間,身體怎能頂得住”,一種欲求不滿從一起床就開始了,一天中自然會萎靡不振、疲乏無力,工作、學習效率極差。換一種想法:“人們睡8個小時,其實只要3個小時就足以使疲勞的大腦和軀體得到休息,有成就的人差不多都是短睡眠者,也許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如此一想,第二天可能會以一種躍躍欲試的成功者的心情去工作、學習,效果自然要強得多。
通過仔細分析與失眠有關的真實想法,分清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通過學習、分析、反省、自我評判、向專家咨詢,真正從思想上更新那些消極的東西,這樣可明顯有助于改善失眠,減弱失眠帶來的影響。失眠歸失眠,每日照樣高高興興地工作、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