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是由生物產生的具有農藥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生物農藥的準確提法應該是生物源農藥,包括植物源、微生物源和動物源農藥。許多生物農藥幾十年來得不到大發(fā)展的首要原因是藥效不高,與常遭反對的化學農藥無法相比。其次是不穩(wěn)定,因為不耐貯、在田間見光分解快等原因,只有現用現制而難成規(guī)模。因此在使用生物農藥特別是細菌類農藥中應多關注天氣。
細菌類農藥是生物農藥中的一種微生物源制劑農藥,殺蟲率高,不污染環(huán)境,不毒害人畜,不誘發(fā)害蟲產生抗藥性,是當前蔬菜無公害栽培重點推廣使用的新型藥劑。但細菌性農藥的殺蟲作用與細菌數量和活性相關,使用時天氣條件會直接影響到細菌性農藥中的細菌活性,從而影響效果,因此在使用時須特別注意溫度、濕度、陽光、雨水等氣象條件。
溫度
細菌生物農藥噴施的適宜溫度在20~30℃,這是因為這類農藥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質晶體和有生命的芽孢,在低溫下,芽孢在害蟲體內繁殖速度極慢,蛋白質晶體也不易發(fā)生作用。在25~30℃條件下施用細菌生物制劑農藥,藥效比在10~15℃時施用高1~2倍。
濕度
使用細菌生物制劑農藥,環(huán)境濕度越大藥效越高,尤其是施用粉狀生物制劑農藥,宜在早晚有露水的時候進行,以利于菌劑較好地粘在基葉上,并促進芽孢繁殖,提高藥效。
陽光
陽光中紫外線對芽孢有殺傷作用。直射陽光照射30分鐘,芽孢死亡率達50%左右,照射1小時死亡率高達80%。因此,最好在下午5時以后或陰天施用生物制劑農藥。
雨水
中到大雨會將噴灑在葉面的菌液沖刷掉,降低藥效,但如果在施藥5小時后下小雨,則不會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