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不卡AV_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_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_欧美日韩不卡一区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紅壤水稻田改種柑橘的土壤管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8-20
核心提示: 近年來,一些水源條件差的紅壤水稻田不少已改種柑橘。很多橘農以為稻田是耕地,很肥沃,灌溉條件好,種柑橘很理想。其實不然,紅壤的基本特性可概括為6個字:酸、瘦、黏、板、旱、蝕。紅壤水稻田種柑橘存在地下水位高、有效土層淺、土質黏重板結、容易積水、土壤結構較差、通氣性能低、有機質含量少、營養(yǎng)條件不能滿足柑橘需要等問題。
       近年來,一些水源條件差的紅壤水稻田不少已改種柑橘。很多橘農以為稻田是耕地,很肥沃,灌溉條件好,種柑橘很理想。其實不然,紅壤的基本特性可概括為6個字:酸、瘦、黏、板、旱、蝕。紅壤水稻田種柑橘存在地下水位高、有效土層淺、土質黏重板結、容易積水、土壤結構較差、通氣性能低、有機質含量少、營養(yǎng)條件不能滿足柑橘需要等問題。針對紅壤水稻田的特性和存在的問題,栽培柑橘要采取如下相應措施:
 
        一、降低地下水位。高壟深溝建園。在每壟或二壟之間開60-70厘米的深溝,把橘園內的地下水排出,最好把地下水降低在1米以下。這樣便能使柑橘根系深扎,增加發(fā)根量,有利于根系發(fā)育。
    
        二、深溝撩壕。建園時開寬80厘米、深1米的溝,溝底鋪20厘米厚的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稈,并將表土回填。以后可逐年在空行間采取“井”字形交替深溝撩壕,填埋秸稈。切不可以為稻田很肥沃而采取“一鋤栽樹法”(即一鋤便挖成一個穴,隨即栽上樹苗)。
 
        三、堆栽培土。把開溝的土在定植穴上堆成高50厘米、直徑1米以上的土堆,把樹苗栽在土堆上,以后在堆外的廂面上培客土、塘泥和清溝的土,使土層不斷增厚。
 
        四、生草覆蓋。幼樹期樹冠投影線外種植滿園花或白三葉草,10月播種,冬季生長,次年4月壓青。夏季也可種夏綠肥覆蓋園土。
 
        五、增施肥料。定植成活后,冬季沿樹冠開環(huán)狀溝,埋施適量復合肥。7月初施促梢肥,促發(fā)早秋梢。酸性重的地塊施一次石灰,每畝施150公斤,以中和土壤酸性。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61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