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不卡AV_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_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_欧美日韩不卡一区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水稻與黑木耳套作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2-09
核心提示:水稻生長季節(jié)套作黑木耳,水稻田的小氣候能夠較好地滿足木耳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使黑木耳產量提高1~2倍,每畝產量可達250kg。

水稻生長季節(jié)套作黑木耳,水稻田的小氣候能夠較好地滿足木耳子實體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使黑木耳產量提高1~2倍,每畝產量可達250kg。

1.菌種與稻田的選擇。①選擇耐溫菌種;②選擇經耕作整平后易沉淀,經“烤田”后易板結成稻坂的田塊。在稻田周圍開挖排水溝,灌水深1.6~3.3cm,以備菌棒套作。

2.套放時間。每年4月中旬制作袋料,滅菌后經40~50天菌絲萌發(fā)。當菌絲纏繞,整袋呈絨白色,在袋料上方有條形出耳孔,即可進行套作放置。早稻田在6月15日前后,晚稻田在9月15日前后,在蔸間套放已經準備好的菌棒,按大小逐個放置。

3.水漿管理。稻田的水面不能過高,避免淹沒菌棒。若有隱性水源,要注意排水,控制好水層,做到間歇落干。

4.采收。當耳片邊緣變軟,肉質肥厚,耳根收縮或背面產生白色孢子粉時,說明耳片已接近成熟或已經成熟,應及時排水采收。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水稻 黑木耳 套作 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58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