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度評價(risk assessment)
即基于毒理學試驗資料,化學物接觸資料和人群流行病學資料等科學數據的分析,確定接觸外源化學物后對公眾健康危害的可能性,發(fā)生損害效應的性質、強度、概率,確定可接受危險度水平和相應的實際安全劑量,為管理部門制定和修正衛(wèi)生標準,制定相應法規(guī),確定污染治理的先后次序,評價治理效果提供科學依據的過程稱為危險度評價。
危險度(risk)
又稱危險性,是指按一定條件在一定時期內接觸有害因素和從事某種活動所引起的有害作用的發(fā)生概率。例如疾病發(fā)生率、損傷發(fā)生率、死亡率等。
危害鑒定(hazard identification)
是危險度評價的定性階段,目的是確定接觸外源化學物是否可能產生損害作用,作用性質、強度。
劑量-反應關系評定(dose – respons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是危險度評定的定量階段。通過劑量—反應關系評定外源化學物接觸水平與有害效應發(fā)生概率之間的關系?捎糜谖kU度評價的人類資料往往很有限,常要用到動物試驗的資料,而危險度評價最為關心的是處于低劑量接觸的人群,這一接觸水平往往低于動物試驗觀察的范圍。這樣需要有從高劑量向低劑量外推及從動物毒性資料向人的危險性外推的方法,這也構成了劑量—反應關系評定的主要方面。由于將動物實驗的毒理學資料外推到人存在著高劑量向低劑量外推,從短時間向長時間外推,從小樣本向大樣本外推,特別是存在著種屬差異這些不肯定因素,因此將動物實驗毒理學資料外推時必須非常慎重,因此在劑量—反應關系評定中,人群流行病學資料就成為更重要、更關鍵的資料,因此在劑量—反應關系評定中必須重視人群流行病學資料。根據外源化學物毒作用類型不同,劑量—反應關系評定可分為有閾值化學物的劑量—反應關系評定和無閾值化學物的劑量—反應關系評定。
接觸評定(exposure assessment)
接觸評定要確定人體通過不同的途徑接觸外源化學物的量及接觸條件,是危險度評價中很重要部分。接觸評定也是危險度評價中最不確定部分,人體可通過不同途徑接觸外源化學物,如經口、經皮膚、經呼吸道等,在不同階段,接觸化學物的種類及量也不同,且接觸往往是長期的,有許多接觸需要靠歷史資料來評估。
接觸評定首先要確定化學物在各種環(huán)境介質中的濃度及人群的可能接觸途徑,然后估算出每種途徑的接觸量,再得出總的接觸量。對于接觸量的估算既要有一般人群,也要有特殊人群(高危險人群)的評價,對于不同接觸情況的人群經常需要分別進行評定。接觸評定主要靠對化學物的監(jiān)測資料,在缺少足夠的監(jiān)測資料時,需要通過有效的數學模型進行估計。人體生物材料中化學物及其代謝物的監(jiān)測資料(接觸生物學標志),可用于人群過去及現在接觸情況的評定。
外源化學物對機體的危害主要取決于吸收進入體內或到靶器官的劑量,在危險度評價中基于生理學的毒代動力學模型可描述接觸劑量之間的關系。
危險度特征分析(risk characterization)
亦稱危險度裁決(risk judgement),是危險度評價的最后一步。將危害鑒定、劑量—反應關系評定、接觸評定中進行的分析和所得結論綜合在一起,對人體危險度的性質和大小做出估計,說明并討論各階段評價中的不肯定因素及各種證據的優(yōu)缺點等為管理部門進行外源化學物的危險度管理提供依據。
危險度管理(risk management)
指管理部門根據危險度評價結果,為控制對人體及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部門依據危險度評價的結果,綜合技術、社會、經濟及政治等因素,確定可接受危險度水平,制定允許限量標準,并據此為依據對外源化學物進行管理,如制定有關化學物的管理條例及化學物的各類衛(wèi)生標準,限制高危險度化學品的生產使用,確定污染物的治理順序及治理目標,提出治理方案,對治理效果進行評價等,在危險度管理過程中經常進行危險—效益分析,每一個減少危險度的措施都會伴隨有經費的增加,必須考慮用增加經費或影響其他方面來求得“過度安全”是否值得。例如雖然有些化學物對人體可能造成一定得危害,但它們是工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沒有相應更好的替代物質,在利弊分析基礎上,可以容許在嚴格控制和管理條件下,把損害限制最小水平下可以使用。對人類危害大的,又可被替代的化學物,堅決禁止使用。
可接受危險度(acceptable risk)
是指公眾及社會在精神及心理學方面對某種損害可以承受的危險度水平,就稱為可接受危險度水平,例如,對于致癌性,一般認為接觸某化學物終生所致癌的危險度在百萬分之一(10-6)或以下就認為是可接受的,把這個危險度的發(fā)生概率10-6就認為是可接受危險度水平。
實際安全劑量(virtually safe dose,VSD)
相對應于可接受危險度水平的外源化學物所接觸的劑量就稱為實際安全劑量。
安全性評價(safety evaluation)
利用規(guī)定的毒理學程序和方法評價化學物對機體產生有害效應,并外推(extrapolation)在通常條件下接觸化學物對人體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安全性(safety)
是機體在建議使用劑量和接觸方式的情況下,該化學物不致引起損害作用的實際可靠性,即危險度達到可忽略的程度,稱為具有安全性。
每日容許攝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是以體重表達的每日容許攝入量,以此量終生攝入無可測量的健康危險性(mg•kg-1,以60kg計)。
最高容許濃度(maximal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是指某一外來化學物可以在一定的接觸條件下或在環(huán)境中存在而不致對人體造成任何損害作用的濃度,我國有車間空氣中、大氣中、水中有害物質的MAC標準,同一化學物在車間和在環(huán)境中的MAC也不相同。
可耐受攝入量(tolerable intake,TI)
是由IPCS(國際化學品安全規(guī)劃署)提出的,是指沒有可估計的有害健康的危險性對一種物質終生攝入的容許量。取決于攝入途徑,可用不同單位來表示(如空氣mg/m3、食物mg•kg-1)。
允許殘留量(allowable residue dose)
或稱最大殘留限值,是我國針對環(huán)境污染物,特別是農藥對食品、蔬菜、水果等污染所限制的殘留量的限值(mg•kg-1)。
參考劑量(reference dose, RfD)
由美國環(huán)保局(EPA)首先提出,用于非致癌物的危險度評價。RfD為環(huán)境介質(空氣、水、土壤、食品等)中化學物質的日平均接觸劑量的估計值。人群(包括敏感亞群)在終生接觸該劑量水平化學物質的條件下,預期一生中發(fā)生非致癌或非致突變有害效應的危險度可低至不能檢出的程度。
基準劑量(benchmark dose, BMD)
依據動物試驗劑量-反應關系的結果,用一定的統(tǒng)計學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通常為1%~10%)動物出現陽性反應劑量的95%可信區(qū)間的下限值。USEPA提出以BMD代替NOAEL(或LOAEL)來推導RfD。
衛(wèi)生標準(health standard)
衛(wèi)生標準是從保護健康及環(huán)境出發(fā),對環(huán)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為實現這些要求所要采取的具體措施。它是國家頒布的衛(wèi)生法規(gu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衛(wèi)生管理部門進行衛(wèi)生監(jiān)督、衛(wèi)生管理工作的根據。
安全系數(safety factor,SF)
根據所得的最大無作用劑量(NOAEL)提出安全限值時,為解決由動物實驗資料外推至人的不確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資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確定因素而設置的轉換系數。
治療指數(therapeutic index,TI)
LD50/ED50,新藥治療指數大于5,可考慮進行下一步臨床前實驗研究。沒有考慮最大有效量時的毒性和劑量-反應曲線斜率。
安全范圍(safety margin)
LD01/ED99,主要用于單次給藥。
獨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物同時或先后進入機體,由于各自毒作用的受體、部位、靶器官不同,且所引起的生物學效應亦不相互干擾,從而表現為各化學物的各自毒效應,這種情況稱為獨立作用。
相加作用(additional joint effect)
幾種化學物混合后所產生的生物學效應,表現為各單一化學物分別產生毒效應強度之和。
協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
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物同時或相繼進入機體,表現出的毒效應強度大于各自單獨作用之和。
加強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
一種化學物對某器官或系統(tǒng)并無毒性,但與另一種化學物同時暴露時使其毒性效應增強。
拮抗作用(ahtagonistic effect)
兩種化學物同時或先后進入機體,其中一種化學物可干擾另一種化學物原有的生物學作用,使其減弱,或兩化學物相互干擾,使混合物的生物學作用強度低于兩者單獨作用之和,稱為拮抗作用,亦稱為減毒作用。
室(compartment)
是毒物動力學的數學模型,其含義是假設機體是由一個或多個室組成,為有界空間,外來化學物隨時間變化在其中運動。它不是解剖學部位或器官,也不是生理功能部位,而是理論的機體容積。
毒物動力學(toxicokinetics)
是利用數學方法研究外來化學物進入機體的生物轉化和生物轉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和過程。
速率過程(rate processes)
化學物濃度或劑量在體內隨時間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
血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
血液中化學物濃度與時間作圖,其曲線下面積。單位為mg/L•h,μg/ml•min。它反應毒物吸收量。
表觀分布容積(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外來化學物在機體的分布相當于血漿濃度時所占的體積。單位為ml/kg或L/kg。它不是真正的容積,而是根據血漿濃度推測的化學物分布狀況。Vd=D/C或Vd=D0/C0。
消除速率常數(elimination constant,Ke)
單位時間內體內毒物被清除的百分率。單位為h-1。Ke值越大,說明消除速率快。
清除率(clearance,CL)
單位時間內從機體清除的表觀分布容積。單位為L/h•kg或ml/min•kg。
腸肝循環(huán)(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化學物隨膽汁排到腸道中重吸收經門靜脈重新入肝的循環(huán)過程。
首過效應(first-pass effect)
未到體循環(huán)就在吸收部位或肝臟發(fā)生代謝和排泄的現象。
Ⅲ相反應(phase Ⅲ biotransformation)
腸內菌叢的水解酶將由Ⅱ相反應后的結合物水解的反應。
脂水分配系數(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是指化合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水溶性與脂溶性間達到平衡時,其平衡常數稱為脂水分配系數。
血氣分配系數(blood/gas partit ion coefficient)
呼吸膜兩側的分壓達到平衡時,某氣體在血液內的濃度與在肺泡空氣中的濃度之比。
外源化學物(xenobiotics)
亦稱外來化學物,是人類生活的外界環(huán)境中存在,可能與機體接觸進入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它們既非機體的組成成分,亦非機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而且又不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需的物質。
毒物(toxicant / poison)
在日常接觸條件下,化學物以較小劑量進入機體,即能干擾或破壞機體的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引起暫時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質,稱為毒物。
中毒(poisoning)
生物體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后出現的疾病狀態(tài)。
毒效應譜(specryum of toxic effect)
機體接觸外源化學物后可引起多種生物學變化,稱為毒效應譜。如:機體對外源化學物負荷增加;意義不明的生理生化反應;亞臨床改變;臨床中毒;死亡。
適應(adaptation)
機體對一種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學物顯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抗性(resistance)
一個群體對于應激原化學物反應的遺傳機構改變,以至與未暴露的群體相比有更多的個體對該化學物不易感性。
耐受(tolerance)
對個體是指獲得對某種化學物毒作用的抗性,通常是早先暴露的結果,也用于在暴露前即具有高頻率的抗性基因的群體。
速發(fā)性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
某些外源化學物在一次接觸后的短時間內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遲發(fā)性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
在一次或多次接觸某外源化學物后,經一定時間間隔才出現的毒性作用。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
是指在停止接觸外源化學物后其毒性作用繼續(xù)存在,甚至對機體造成得損害作用可進一步發(fā)展。
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
也稱之為變態(tài)反應(allergic reaction),是機體對外源化學物產生的一種病理性免疫反應。
特異體質反應(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機體對外源化學物的一種遺傳性異常反應。
選擇毒性(Selective toxicity)
指一種毒物只對某種生物產生損害作用,而對其它種類生物無害;功只對機體內某一組織器官有毒性,而對其它組織器官不產生毒性作用。
劑量(dose)
通常是指機體接觸化學毒物的量或給予機體化學毒物的量。
接觸劑量(exposure dose)
又稱外劑量,指外源化學物與機體接觸的劑量,可以是單次接觸或某濃度下一定時間的連續(xù)接觸。
吸收劑量(absorbed dose)
又稱內劑量,是指外源化學物穿過一種或多種生物屏障,吸收進入體內的劑量。
到達劑量(delivered dose)
又稱靶劑量或生物有效劑量,是指吸收后到達靶器官的外源化學物和/或其代謝產物的劑量。
靶器官(target organ)
是指外來化學物可以直接發(fā)揮毒作用的器官,就稱為該外來化學物的靶器官。
絕對致死量(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
指引起一群個體全部死亡的最小劑量。
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指引起一群個體50%死亡的劑量,也稱致死中量。是通過統(tǒng)計學方法計算所得。
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LD0)
指在一群個體中不引起死亡的最高劑量。
半數效應劑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
是指外源化學物引起機體某項指標發(fā)生50%改變所需的劑量。
半數毒效應劑量(median toxic effective dose,TD50)
指毒物引起機體某項指標產生50% 損害效應的劑量。
最小有作用劑量(minimal effect level,MEL)
也稱中毒閾劑量(toxic threshold level)或稱最低觀察到損害作用的劑量(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指在一定時間內,某種外源化學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徑與機體接觸,用最現代先進的檢測方法檢測出某項靈敏指標發(fā)生輕微損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劑量。
最大無作用劑量(maximal no-effect level,MNEL)
也稱為未觀察到作用劑量(no-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亦稱為未觀察到損害作用劑量(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 指外源化學物在一定時間內按一定方式或途徑與機體接觸后,根據目前認識水平,用最靈敏的試驗方法和觀察指標,未能觀察到對機體造成任何損害作用或使機體出現異常反應的最高劑量。
劑量效應關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指不同劑量的外來化學物與其在個體或群體中所表現的量效應大小之間的關系。
劑量反應關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指不同劑量的外來化學物與其引起的質效應發(fā)生率之間的關系。
急性毒作用帶(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
半數致死量與急性閾劑量的比值。Zac=LD50/Limac
慢性毒作用帶(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
急性閾劑量與慢性閾劑量的比值。Zch=Limac/Limch
生物轉化(biotransformation)
是指外來化學物經酶催化發(fā)生的化學結構的改變。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
促氧化與抗氧化之間的平衡失調而傾向于前者,導致可能的損害。
脂質過氧化(lipid peroxidation)
生物膜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受到過氧化,產生酸敗的過程。
一般毒性(general toxicity)
是指外源化學物質在一定劑量、一定接觸時間、一定接觸方式下對實驗動物產生綜合毒效應的能力,亦稱為基礎毒性(basic toxicity)。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指機體(實驗動物或人)一次接觸或24小時內多次接觸化學物后在短期(14天)內所發(fā)生的毒效應。
蓄積作用(accumulation)
機體多次接觸外來化學毒物,當進入機體的速度或總量超過代謝轉化和排泄的速度或總量時,化學毒物或其代謝產物就有可能在機體內逐漸增加并貯留,這種現象稱之為蓄積作用。
蓄積系數(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為多次染毒使半數動物出現毒效應(或死亡)的累積劑量與一次染毒使半數動物出現相同效應(或死亡)的劑量之比值。
功能蓄積(functional accumulation)
當機體多次反復接觸化學毒物一定時間后,用最先進和最靈敏的分析方法也不能檢測出這種化學物的體內存在形式,但能夠出現慢性中毒現象,這種情況稱之為功能蓄積。
物質蓄積(material accumulation)
當機體反復多次接觸化學毒物一定時間后,用化學分析方法能夠測得機體內存在該化學物的原型或其代謝產物,稱之為物質蓄積。
變異(variation)
同一物種的個體間和歷代間的種種差異。
突變(mutation)
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引起遺傳信息的改變,并產生新的表型效應。
自發(fā)突變(spontaneous mutation)
生物體內正常的代謝物或環(huán)境放射線自然本底和微量化學物皆能引起DNA損傷,它所導致的突變稱為自發(fā)突變。
誘變(induced mutation)
生物體在外界環(huán)境有害因素作用下產生的超過自發(fā)突變頻率的突變。
遺傳毒物(genotoxic agent)
直接損傷DNA或產生其他遺傳學改變而使基因和染色體發(fā)生改變的化學物,又稱致突變物或誘變劑(mutagen)。突變的發(fā)生及其過程稱為誘變作用(mutagenesis)。
直接誘變劑(direct-acting mutagen)
化學物原型或其化學水解產物就可以引起生物體的突變。
間接誘變劑(indirect-acting mutagen)
化學物本身不能引起突變,必須在生物體內經過代謝活化才呈現致突變作用。
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
或稱點突變(point mutation),DNA受損不能在光鏡下見到(0.2μm以內),只能以生長發(fā)育、生化、形態(tài)等表型(phenotype)改變來判斷。
堿基置換(base substitution)
DNA序列上的某個堿基被其他堿基所取代。
轉換(transition)
原來的嘌呤被另一種嘌呤置換,或原來的嘧啶被另一種嘧啶置換。
顛換(transversion)
嘌呤與嘧啶堿基之間的置換。
移碼突變(frameshift mutation)
在DNA某一位點插入或缺失一個或一個以上堿基,但不能為3或3的倍數。
同義突變(synonymous mutation)
堿基的三聯密碼常有幾個密碼子代表相同的遺傳信息,即翻譯成相同的氨基酸,如UUA、UUG、CUU、CUC、CUA、CUG均代表亮氨酸,如果UUA中的“A”被“G”置換,遺傳信息的含義并未改變,所以這種突變稱為同義突變。
錯義突變(missense mutation)
指堿基置換使密碼子的堿基組成發(fā)生變化,使遺傳信息的含義發(fā)生變化,如CUA中的“C”被“G”置換,則原來代表的亮氨酸變成了纈氨酸。根據堿基改變對蛋白質功能影響的大小,錯義突變可分為三種:中性突變、滲漏突變、致死突變。
無義突變(nonsense mutation)
指某個堿基的突變使代表某個氨基酸的密碼子變?yōu)榈鞍踪|或肽鏈合成的終止密碼子。
整碼突變(codon mutation)
又稱密碼子的插入或缺失,指在DNA鏈中增加或減少的堿基對為一個或幾個密碼子,此時基因產物多肽鏈中會增加或減少一個或幾個氨基酸,而此部位之后的氨基酸序列無改變。
正向突變(forward mutation)
導致基因產物正常功能喪失的突變。
回復突變(reverse mutation)
使基因產物的功能恢復的突變。
染色體畸變(chromosome aberration)
DNA受損后發(fā)生染色體斷裂或染色單體斷裂的染色體結構改變。
染色單體型畸變(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組成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中僅一條受損。
染色體型畸變(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
組成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均受損。
斷裂劑(clastogen)
致DNA鏈斷裂引起染色體畸變的化學物。其作用稱斷裂作用(clastogenesis)。
S期依賴斷裂劑(S-dependent clastogen)
擬紫外線斷裂劑所致DNA單鏈斷裂需經S期復制才顯露出染色單體型畸變。
S期不依賴斷裂劑(S-independent clastogen)
擬放射性斷裂劑(radiomimetic clastogen)如在S期復制之后或G2期發(fā)生作用都可在中期相出現染色單體型畸變,而在G0和G1期作用,則經S期復制在中期相出現染色體型畸變,即能在細胞周期任何時作用產生染色體結構改變。
裂隙(gap)
染色單體上出現無染色質的區(qū)域小于或等于染色單體的寬度。
斷裂(break)
染色單體上出現無染色質的區(qū)域大于染色單體的寬度。
斷片(fragment)
染色體斷裂后無著絲粒的部分。
缺失(deletion)
丟失有著絲粒的部分。分為末端缺失(ter del)和中間缺失(inter del)。
微小體(minute body)
比染色單體寬度小的斷片,成圓點狀。
無著絲粒環(huán)(acentric ring)
無著絲粒的染色體或染色單體斷片連在一起成環(huán)狀。
環(huán)狀染色體(ring chromosome)
染色體兩條臂均發(fā)生斷裂,有著絲粒部分的兩端連接起來形成環(huán)狀。
雙著絲點染色體(dicentric chromosome)
兩條染色體斷裂后,兩個有著絲粒的節(jié)段重接。
倒位(invertion)
染色體片段被顛倒重接。
易位(translocation)
兩條染色體同時或先后發(fā)生斷裂后,互相交換染色體片段。大小相等稱平衡易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
插入(insertion)
一條染色體的斷片插入到另一條染色體上。
重復(duplication)
插入片段使染色體具有兩段完成相同的節(jié)段。
輻射體(radial)
染色體間不平衡易位可形成三條臂或四條臂構型,稱三輻射體(triradial)或四輻射體(quadriradial),有三個或多個染色體間的單體互換則形成復合射體(complex radial)。
基因組突變(genomic mutation)
基因組中染色體數目的改變,也稱染色體數目畸變(numerical aberration)。
非整倍體化作用(aneuploidization)
使細胞丟失或增加一條或幾條染色體的作用。具有此種作用的化學物稱非整倍體劑(aneugen)。
烷化劑(alkylating agent)
可提供甲基或乙基等烷基而與DNA發(fā)生共價結合的化學物。
化學致癌(chemical carcinogenesis)
化學物質引起正常細胞發(fā)生惡性轉化并發(fā)展成腫瘤的過程。
直接致癌物(direct-acting carcinogen)
本身就有反應活性,不需要代謝活化的致癌物或能自發(fā)形成親電子劑的致癌物。
非遺傳毒性致癌物(non-genotoxic carcinogens)
不與DNA反應,間接影響DNA并改變基因組導致細胞癌變,或通過促長作用、增強作用導致癌的發(fā)展。
引發(fā)劑(initiator)
具有引發(fā)作用的化學物,又稱啟動劑。
促長劑(promotor)
本身無致癌性,在給以遺傳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給以促長劑可增強遺傳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進展劑(progressor)
作用于促長階段的細胞轉變成進展期的化學物。
完成致癌物(complete carcinogen)
兼有引發(fā)劑、促長劑和進展劑作用的化學致癌物。
助癌物(cocarcinogen)
本身無致癌性,在致癌物之前后同時應用可顯著增加腫瘤發(fā)生。
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toxicity)
對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的損害和對后代的有害影響。
發(fā)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
在到達成體之前誘發(fā)的任何有害影響,包括在胚期和胎期誘發(fā)或顯示的影響,以及在出生后誘發(fā)和顯示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發(fā)育生物體死亡(death of the developing organism)
生長改變(altered growth)即生長遲緩(growth retardation)
功能缺陷(functional deficiency)
結構異常(structural abnormality)
致畸性(teratogenicity)
化學物在胚胎發(fā)育期間引起永久的結構與功能異常的性質。
致畸物(teratogen)
出生前接觸,誘發(fā)永久的結構與功能異常的化學物。
胚體毒性(embryotoxicity)
化學物作用于妊娠早期,對胚體發(fā)育產生損害作用。
胎盤毒性(placental toxicity)
化學物對胎盤造成損傷,改變胎盤血流量,降低胎盤對營養(yǎng)物質的轉運,特異地干擾胎盤功能。
母體毒性(maternal toxicity)
化學物對孕母產生的損害作用,表現為增重減慢、功能異常、臨床癥狀甚至死亡。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即器官形成期(organogenesis period),胚胎從著床到繼發(fā)腭閉合對化學物最敏感。
遲發(fā)性神經毒性(delayed neurotoxicity)
中毒癥狀發(fā)生后約8~14天,再出現持久的神經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弛緩性麻痹或輕癱,而后出現脊髓損傷體征。